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們因頻頻遭受挫折而習得無助,往往會逐漸變得對生活各方面越來越容易感到害怕、變得消極或放棄嘗試新事物。而近來在職場中,撇除早就在酬庸的角色中受惠許久的老屁股們,年輕族群們因面對工作中各種負面的情況 (e.g. 不斷地超時工作卻沒有得到肯定或補償、總是要面對一直畫
常聽到職場前輩在批評年輕一代,專業能力尚未培養到一定的程度,就因為自尊心太強,導致說不得也教不得,一個不順心如意,就拂袖而去、斷然離職。坊間越來越多的管理學暢銷書,也都聚焦在如何帶領自尊心超強的年輕下屬,希望能幫傷透腦筋的主管解決這項難題,可見這種棘手情況的嚴重程度。本文不是要提
六年級中段班以前的同學,對於國小有「說話課」這件事應該不陌生;隨著時代變遷,填鴨主義風氣盛行後,這種對升學考試沒有幫助的課程,被刪掉也是意料中的事。不少人會納悶,每個人每天都在說話,有甚麼好拿來特別開課的呢?有這種疑問的人,請檢視一下周遭,身邊一定有人出現這些情況:表達時語意不清
江湖打滾多年,總會遇到一些沒有禮貌、不懂尊重別人的人,若他們只是萍水相逢的人,可能惱怒的情況會很快消散;但若是出現在日常職場或是重要會議中,如面試場合、內部會議、業務往來…等,就很讓人OOXX了。歸根究柢,這些人是因為過於放大的本位主義作祟,總認為世界應該圍繞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