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七、八月,發現通勤路上出奇地順暢,午餐時間餐廳免排長隊,午後下班車流也減少許多,這才驀然發現,原來是放暑假了。那一刻總會讓人想起學生時代可以純粹喘口氣、讓腦袋慢下來。可惜步入職場後,暑假就被無聲移除,留下滿滿的行事曆、KPI倒數、無止盡的會議通知和成堆的看板待辦事項。但你是否
根據蓋洛普最新公布的《2025全球職場現況報告》,全球員工敬業度從23%下滑至21%,且為全球經濟帶來高達 4380 億美元的生產力損失;這一波敬業度衰退的關鍵,不是發生在基層員工,而是管理者本身的敬業度正在急速下滑。為什麼光是管理者自身的態度問題,就會帶給企業如此大的虧損?原因
常常與高階專業人才針對參加企業面試後的感想進行交流時會發現,他們在面試過程中,遭遇到一個陷阱—掠奪式面試,也就是人選專心的解決問題,用人企業卻努力在抄答案;原本應該是一場判斷人選專業程度是否符合職缺需求的對話,瞬間變成請益大會。有些人選氣度大,安慰自己將這種情況視為正
職涯修行三境界電影《一代宗師》中的一句台詞提到,習武之人經歷的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段話原是對武學的領悟,但套用在職涯也適用,幾乎每位專業人士都會經歷這三個成長階段,特別是晉升高階主管或成為專業領袖的人,更能深刻體會這三個層次的轉變。 見自己:職涯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