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休三日是自我工作效率的進化

Share share linkedInShare
ByRagnarr Lothbrok, 19 May 2023

放假想必大家都喜歡,但要得到更多的放鬆與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應先自我評估工作效率能否再進化、或是進一步將繁瑣的工作流程更精簡,才能創造出企業獲得收益、員工得到成就感與更長休假時間的雙贏局面。員工不是機器,一定需要休息,透過充足的休息來儲備走更遠路的體力,以及應付無時無刻都在改變的工作環境。功能齊備的iPhone每年尚且都要進化改版,員工當然更應該進化;無止境的增加工時,根本無助於增加企業收益,反而加速員工的折損。


撇開政府部門需要溝通討論的繁瑣配套與工商團體冗長的協商,單以一個企業組織成員來說,我們能預先做好什麼準備以因應未來可能週休三日的變化呢?


  • 擺脫傳統管理謬誤,著重在產能與效率

傳統管理學講究的是員工的工時,認為長工時跟產能有正相關,所以早到晚退的員工往往被視為是認真的一群,這種謬誤其實跟看到求學階段的孩子坐在書桌前才是在用功念書沒什麼差別。面對週休三日的浪潮,該思索的是如何調整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讓自己即使面對工時壓縮,仍能維持該有的產能才是首要任務。那些不願意改變既有的工作模式、只想要每週多休一日的員工,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付出同樣的人力成本卻得不到相同的產能,就好比是一隻吃掉同重量飼料卻長不出足量羊毛的羊,最終只能被淘汰。

  • 人力資源稀缺,善用現代化平台與工具替代 

在現代社會,人力是稀缺資源,所以越來越多專門提供服務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比方說,過往餐飲店要經營外送,必須要用到自家的人力,但是現在有很多網路訂餐外送平台可以提供此服務,節省自家人力成本消耗。同時,運用科技取代過往單靠人力執行的流程也逐漸成為潮流,例如,送餐機器人取代外場人員、消毒機器人取代清消人員、網站訂位取代櫃台客服人員、功能齊全的業務軟體平台取代業務助理…等。把過往勞力密集的工作流程運用其他方式來解除對人力的高度依賴,將組織的人力做更有效能的分工、腦力激盪來發揮創意,進而提高產值,要知道,員工最有價值的從來就不是他們的勞力,而是腦力。


台灣每年平均工時達到2000個小時,排名全球第四位,如此勤奮的我們,但在各方面的表現卻沒有同樣排名在全球前段班,我想要思考的關鍵點不是工時長短,而是你的工時有沒有合理分配、你的工作模式是否還是偏重在勞力而非腦力,因為相對於歐美各國,工時沒有亞洲國家長,但表現卻普遍比亞洲國家好,甚至掌握關鍵技術與足以影響全球經濟體的話語權,其中的原因不言可喻。鼓勵大家給自己一次改變的機會,畢竟一點損失都沒有。試想一下如果因為你努力改善工作效率,因而一年多了52天休假,是不是突然覺得很值得?當然如果評估之後,無法縮短工時,也可以繼續維持目前制度,至少你我都努力過了。


你贊成週休三日嗎?有什麼提高工作效能的好方法?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