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討厭的人」決定你的職涯去留

Share share linkedInShare
ByRagnarr Lothbrok, 26 Sep. 2025

近期與一些求職者聊到他們想要轉職的推力,發現他們不約而同是因為人際關係而想要離開現職,這類問題歸納起來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同事太廢——日常工作幫不上忙就算了,還會時不時扯自己後腿,更甚者還會搶功勞;第二類是主管太差——不僅沒有該領域應具備的專業技能,還不會判斷局勢,常把簡單事情給複雜化或是讓多人同時重工做同一件事。這些抱怨不是沒有道理,他們面臨的狀況也確實讓人難以忍受,但我仍嘗試著提醒他們仔細想想,當初吸引你加入這間公司的理由,真的已經消失了嗎?

當初我們在下定決心加入目前公司時,都懷抱著一個清楚的目標,可能是想要加薪(改善經濟條件)、職稱提升(增加履歷含金量)、想挑戰更有規模的專案(提升專業影響力)或是看好公司發展潛力(想搭上爆發的成長列車)等,所以在離職前,是不是也應該先問問自己,這些目標已經實現了嗎?或是已經確定不可能達成了呢?職場上遇到雷同事、弱主管,是常態,不是例外,所以不要讓討厭的人遮住了你的長遠利益。如果因為人際關係的問題太早轉職,可能會錯失即將到手的升遷與加薪,或是可以完成、但還沒畫上句點的重要專案,進而讓自己錯失將來在市場上能大幅加分的關鍵資歷,到最後,真正吃虧的往往是自己。我明白看到這,有些人會不以為然,因為不少人在離職時都抱持著一種心態,認為公司少了自己這麼任勞任怨、肯處理繁瑣事務的人,一定會在營運管理上出現困難、業務出狀況,然而事實卻不然,你鮮少聽過公司因為少了一個做事的人、或是一個帶領部門的主管,就面臨倒閉的情況吧!因此,在興起想要轉職的念頭前,我建議採取以下幾個方法來讓自己重新檢視一下目前的職場健康情況:

  • 評估工作價值是否存在

這裡的價值指的是當初加入這間公司的誘因是否仍存在,如果目標已經近了或是即將達成,我會建議再撐一段時間直到目標到手。

  • 續留的時間成本是否划算

若手上在執行的專案,只要再半年就能完成一個能替履歷加分的重大專案,那麼忍耐著繼續留下是值得的。

  • 職場是否已嚴重影響健康

如果主管或同事的問題,已經導致你每天焦慮、失眠、甚至身心失衡,那麼就算價值仍在,也請不要猶豫、盡快轉身離開。

倘若評估之後,現在不是最佳的轉職時間,決定留下來繼續努力的我們,又該如何避免自己每天因為廢同事和外行主管而氣得要命、工作效率也被拖垮的情況發生呢?以下幾個 「職場生存術」可以幫助你讓自己保護情緒、不被影響效率:

  • 降低期待,聚焦目標而非人

我們要在心裡重新定義他們的存在,不要再幻想同事會突然變強,或主管會突然變專業;只要每天要求自己,做些什麼來讓自己的目標更接近,將目光聚焦在成果上,就比較不會陷入「生氣某個人」的循環。

  • 畫清界線,減少接觸時間

在行為上,我們要降低被干擾的機率。遇到推工作、愛甩鍋的同事就採取書面(e-mail、訊息)方式來確認責任範圍,同時減少口頭承諾的模糊空間;對於會拉低情緒的人,能用文字溝通就別面對面。在必要的會議中,也盡量將討論焦點緊扣會議重點進行,避免衍生無謂的話題。最重要的是面對雷同事,要調整心態當成自己在練「帶弱兵打強戰」的能力(這其實是未來升遷很重要的管理能力)。

  • 心態升級,將困境當成反向資產

面對主管就藉此機會好好練習向上管理,學會如何把目前面臨的難題與蒐集到的資訊「翻譯」成主管聽得懂的語言,這種能力,未來到任何公司都能運用;面對同事就磨練自己帶領弱兵的能力,與其對他們生氣,不如把他們當成試驗品,練習怎麼切割工作、怎麼設定check point,說不定未來在面試時還能增加一個技能,說明在前公司帶過低效能同事,成功讓專案如期完成,進而增加自己轉職的成功率。

  • 情緒自保,維持能量不被耗盡

要練習情緒轉移法,幫自己找一個緩解壓力的出口,運動、學習、寫日記或是找朋友抱怨都可以。其次要切割思維,告訴自己工作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把主管/同事的無能內化成對自己的否定。最後,在每週完成自己的目標時,給予自己一個小獎勵,專注在自身的進步上而不是時時提醒自己周遭同仁有多爛。

  • 目標導向,擬定清楚的轉職計畫

在工作中要避免被人際困擾綁架自己的思考模式,可以藉由把目標寫下來,提醒自己當初加入的初衷,並設定一個離職的時間點,避免被情緒推著走的狀況發生。遇到討厭的人時,要隨時提醒自己,這只是暫時的挑戰,而不是我要放棄目標的理由。

職場不是理想國,每個地方都有不好相處的人;但你的人生目標、職涯規劃,不該交到這些人的手裡。真正聰明的職涯選擇,是把握留下來的價值,等到收割時機一到,再帥氣轉身離開。在合適時機到來之前,我們也要學會如何與廢同事、外行主管共存而不內傷,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改變他們,而是改變自己與他們的互動方式,並把這段經歷變成職涯的隱形資產,才能為自己創造最大的轉職效益。

你周遭也有雷同事與弱主管嗎?或是你正好就是因為這類因素想要轉職呢?歡迎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