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Ragnarr Lothbrok, 25 Apr 2025
你有沒有曾經遇過這種主管:明明只是盡了管理者的基本責任,卻彷彿員工欠下天大人情?例如常常脫口而出就是:「昨天整晚沒睡,都是為了處理你的爛攤子!」或是「花了這麼多資源栽培你,結果就交出這種績效?」這種情況,其實正是心理學上所謂的「情感債務」,主管將培育員工視作一種債務,最終導致員工心生抗拒。
根據心理學研究,真正的感恩應來自員工內心真誠的自發性動力,而非外在壓力與義務感。當主管透過不斷強調自身付出,試圖激發員工感恩,反而激起防衛機制,使員工認為主管只是想藉由道德綁架控制他們,從而抵制內心的感謝情緒。
根據近期人力銀行的研究指出,有大約高達7成的離職員工表示離職的主因是來自直接主管的負面行為,其中包括情感勒索與威權主義的管理風格。換言之,專制獨裁式的主管越是強調員工應當感恩,反而越容易引發員工不滿與離職,進而降低團隊整體效能。
員工的感恩之情必須建立在主管真誠的尊重、支持與理解之上,而非功利性的道德綁架。而心理安全感便是員工願意積極參與、展現忠誠與感恩的關鍵因素。主管若真心想培養懂感恩的員工,應以創造團隊心理安全感為優先,避免透過「情感債務」的方式施壓。
當一個主管把自己的付出當作「道德籌碼」,其實已經背離了管理者應具備的核心素質。主管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強調自己的付出多大,而在於如何真心支持員工、與員工共同成長。當你不斷積累情感債務時,你是否真正適合成為一位主管?這個問題,值得所有管理者自問自省。
Photo from FREE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