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習慣在一年的開始,為自己許下新年新希望,儘管願望種類包羅萬象、內容也千變萬化,但成年人的新年願望多半都會圍繞在自己的成功率超過五成的事物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趨勢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不希望在年底回頭檢視自己今年希望達成的事項時,發現自己一事無成、徒增自己的挫敗感,且在這個幸福感被通膨加劇、戰爭頻仍、政治局勢角力白熱化所拉低的年代,若能藉著完成一些比較容易達成的項目來提升自己的小確幸,也不失為在這讓人無力的世道中,為自己注入活力的方式。然而,很少人注意到,這種追逐小確幸的新年希望,其實無法為你的人生或是職涯帶來大幅度的轉變,甚至獲得所謂的成功。
美國文學家愛默生(Ralph Emerson)說「嘗試做些你不精通的事,否則你永遠不會成長」,美國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也說「如果你想得到從未擁有的東西,你就得去做從未做過的事」,這些都在告訴我們,成功的要素,在於你敢突破以往、超越自己,最重要的是,你有面對失敗與犯錯的勇氣。捫心自問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最常侷限我們行動力的就是對失敗的恐懼。擔心一旦犯了錯,會曝露出自身能力不足、降低周遭對你的評價;更害怕我們預期達到的成果,根本就是越級打怪、不可能做得到。不管失敗的原因是哪一種,都需要勇氣來承擔,因為多數人對於失敗的看法就是不可逆、無法改變,認為會犯錯的人就是表現比較差、比較容易被環境淘汰的。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你只嘗試一次,那麼失敗的因素除了跟自身決策疏漏有關,還可能跟運氣也有關係;但若你嘗試了數百次,則成功與失敗的數字應該會趨於平均,形成一個大數法則。沒有人想要自己的成功取決於運氣,所以要確保成功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的嘗試,從每一次的犯錯中學到教訓,從每一次的成功中吸取經驗。犯錯是成長的重要基石,更是不停止成長的象徵,只要你能從錯誤中學習,並且以此警惕自己不犯重複的錯,那麼犯錯就一點都不可恥、更不丟臉。能拋開犯錯與失敗恐懼的人,才是有能力開啟更多通往成功機會的人;沒有人的成功之路是平靜無波、一帆風順的,害怕犯錯丟臉而裹足不前的人,沒有機會享受成功的果實。
你的新年新希望有突破以往的限制性信念嗎?敢不敢勇於嘗試,並從犯錯中成長呢?歡迎與我們分享。
Photo from FREE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