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一定會更好,撿石頭理論放在職場行不行?

Share share linkedInShare
ByRagnarr Lothbrok, 29 Mar 2024

人生隨時都在追求理想型,在感情方面,男性多半希望另一半能精明能幹、貼心陪伴,女性則希望交往對象能夠有車有房、事業有成,且父母不干涉其生活;而在職場上,上班族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雇主則是希望員工能不怕累不喊苦、只求老闆不解雇。乍看之下不難發現,大家心目中理想型的條件其實都有點不切實際且互相牴觸,然而當事者卻往往無法參透,只是不斷的挑剔現在擁有的,一味的追求心目中的理想型,總認為下一個會更好,這種心態就是撿石頭理論。然而,下一個一定會更好嗎?何時才會遇到呢?更好的下一個真的存在嗎?

所謂的撿石頭理論是指在一條小徑上撿石頭,規定只能撿一顆,一旦選定一顆就不能丟棄再撿,也不能調頭走回頭路再去撿,看看能否挑到最大的石頭。在這種情況下,太早出手撿,會擔心前面還有更大的石頭;太晚做決定又會害怕已經錯過最大的石頭。很兩難?不怕,科學家從機率數學、統計學和決策理論推導出最佳停止點理論(Optimal Stopping Theory),也稱作秘書問題(Secretary Problem)或37%法則,來為撿石頭理論提供一個最佳的策略。簡單來說,就是無論從時間軸或是標的個數來解釋,都要拒絕選擇前37%時間出現的標的,或是不考慮總標的數的前37%個數,如此選到最佳標的之成功機率最高,舉例來說,想要招募到一個最佳的秘書人選,若打算找10個人來面試,則拒絕前37%的人,找到最佳人選的成功機率最高;若打算花10天找人來面試,則拒絕前37%時間前來面試的人,挑到最佳人選的成功機率最高。既然科學家都已經協助找出最佳策略了,那我們現在還花時間討論這個做甚麼呢?原因就出在,當上班族要轉職時,無法預知會有多少用人單位對自己表達興趣並邀請參加面談,這段轉職時間會拉多長也不知道;而企業端在進行招募時,更無法預期會有多少人來投遞履歷,以及耗時多久才會完成招募。沒有確切的執行時間與標的數目,37%法則根本英雄無用武之地,也就是說,撿石頭理論套用在職場上根本行不通。

繞了一圈回到原點,你可能想問,一個根本不能套用在職場的理論,有誰會硬要這麼做?答案出乎你意料,將近一成的企業與求職者還抱有這樣的心態在看待工作機會與評估應徵者合適與否。在求職者方面,最常看到明明已經在職涯空窗一段時間的人選,也不是沒有經濟壓力,但是面對工作機會還是會不自主的挑剔、持續追求自己理想的工作樣貌,但是說白了,每個工作都有它的挑戰與難處,也就是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工作,端看你當下要追求、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而。通常這類型的求職者,最後就會因為沿路的石頭都看不上眼,但眼看著小徑已經走到盡頭,只好勉強撿起最後一顆石頭,難道這一顆是最適合自己的機會、是最大的石頭嗎?當然不可能,只是在自己不理性的挑剔中,大石頭早就錯過、不復得了。而在用人企業方面,最常出現的狀況是明明面臨招募時間很緊迫、特定職缺不能一日沒人負責的情況,卻還是堅持要有一定數量的應徵者來比較看看,才能做出最後決定;這種招募方式一來是根本無法預知還會有多少人來應徵、還須要等多久才能湊齊人數,二來是對已經完成面試階段的求職者是一種等待的煎熬、意願的耗損,甚至有的求職者會因為有其他工作機會先出現確切結果而捨棄原本心目中的首選。這樣的堅持不僅反映出公司對用人主管的面試判斷不信任(才會不對其認可的人選進行聘雇),也某種程度代表高層重視自己決策的權力更甚於傾聽一線用人單位的意見。這樣的堅持到底實質意義為何,值得深思。

每個人都想要最好的、最完美的,但這真的是最合適自己的嗎?有時候,合適是需要靠雙方的磨合,並搭配上對彼此努力程度的認可才能達到,不從自身心態與做法來調整、改變,成天奢望別人配合自己、希望環境能轉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除了上輩子燒好香之外,實在看不出有任何如願的可能。

你也奉行撿石頭理論?有遇過抱有這種心態的朋友或企業方的經驗嗎?歡迎與我們分享。


Photo from Pexels